第114章 李专员也非善类-《民国:一元秒杀平推二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果换成别人说这话,他们只会嗤之以鼻,认为此人得了失心疯,可现在说这话的乃是李专员。

    瞧瞧新一师那些武器装备。

    再想想李专员身后那个华商财团组织。

    年发电1亿度的发电厂、年产10万吨钢铁的钢铁厂、年炼化2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,李专员拥有筹建这些工厂的实力,谁敢说李专员是在跟大家开玩笑?

    虽然不清楚三座工厂的机器设备具体要多少钱,可随便想想也知道,其必是一个万分恐怖的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全国去年的全年发电量是17亿度,生铁产量约为31万吨,粗钢产量仅为可怜的4万吨,至于炼油厂,全国目前没有这种工厂,有的只是土法炼油作坊。

    可以想象,三座工厂一旦兴建完毕,事后再投入生产,整个鲁西南都将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全国缺电、缺钢铁、缺石油,发电厂、钢铁厂、炼油厂只要成本控制得当,几乎属于稳赚不赔。

    此类工厂入行要求太高,没点实力根本玩不转,谁能想到李专员为了能顺利推行平均地权,居然愿意让出利益,以此来换取士绅地主对平均地权的支持。

    在齐鲁境内,使用1度电需缴费0.3银元,购买一吨生铁需要81银元,购买一吨粗钢需要275银元,购买一升汽油需要0.7银元,购买一升柴油需要0.2银元。

    照此换算,一年下来,发电厂、钢铁厂、炼油厂如果产能全开,其年销售额至少五千万银元起步,哪怕只有20%的利润,一年下来亦是上千万大洋。

    曹县、单县、定陶、城武登记在册的耕地总面积是483万亩,一块银元能买到20斤脱壳大米,按照亩产260斤粮食来计算,每亩地的产出只有10块银元。

    483万亩土地大约能产出4830万银元的粮食作物,三座工厂的产出竟可以超过483万亩土地,无工不富、无工不强,当真不是一句空话。

    李言见四位县长都不说话。

    明显是在思索三座重工业工厂。

    对此他并不着急,直到四人回过神来,李言缓声说道:“第三件事与前两件事息息相关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需要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,说服辖区境内所有的士绅地主,让他们自愿支持平均地权。”

    “但凡自愿平均地权者,可出资入股炼油厂、钢铁厂、发电厂,成为工厂股东,甚至是工厂管理者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炼油厂、钢铁厂、发电厂。”

    “辖区境内的士绅地主若对别的工厂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纺织厂、制衣厂、火柴厂、碎石厂、采矿厂、造纸厂、皮革厂等等,本专员都会予以大力支持,可以帮忙代购各类生产机器设备。”

    “代购工厂生产机器设备…”徐敬明、陈元培、姚怀理、张庆舟骤然双目发亮,心里十分意动。

    他们不仅仅是县长。

    同时还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士绅大户。

    四人眼界不低,堪称见多识广,他们非常清楚,各类工厂所能产生的财富,远远超越在地里刨食。

    以前他们不是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,奈何曹县基础太差,除了手工作坊,不具备兴建现代工厂的可能。

    首先一个用电问题便能将你难住,难不成为了兴建一家工厂,还得率先筹备一家煤炭发电厂?

    谁都想紧跟时代发展,奈何谓故土难离,家族世世代代都扎根于鲁西南地区,实难抛舍。

    如果为了顺应时代,拖家带口,跑到天津上海这些地方去投资工厂,而他们又人生地不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