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林怀安心跳猛地漏了一拍,随即涌上一股他乡遇故知般的狂喜! 正是他近一周在“学习小组”中,拉着常少莲、吴双柳反复演练、用 “费曼法”掰开揉碎讲解的同类型题! 他强迫自己压下兴奋,深吸一口气,心中默念 “步骤清晰,逻辑严谨,计算准确”十二字诀,如同启动一套精密的程序: (1)求最高点:即求二次函数顶点坐标。 他熟练地在草纸上写出顶点坐标公式:x = -b/(2a)。代入 a = -1/20, b = 5。 计算过程:x = -5 / (2 * (-1/20)) = -5 / (-1/10) = -5 * (-10) = 50。 将 x=50 代入函数:y = -1/20 * (50)² + 5 * 50 = -1/20 * 2500 + 250 = -125 + 250 = 125。 答案:最高点离地 125 米。过程清晰,计算无误。 (2)判断通航: 理解题意:船高4米,安全距离0.5米,即要求当船顶高度为 4.5米时,桥的宽度需 大于8米。 建立方程:设方程 -1/20 x² + 5x = 4.5。 化简求解:两边乘以20,得 -x² + 100x = 90,整理为标准一元二次方程:x² - 100x + 90 = 0。 求根:熟练运用求根公式,Δ = 10000 - 360 = 9644。√9644 ≈ 98.2。解得 x1 ≈ (100 - 98.2)/2 ≈ 0.9, x2 ≈ (100 + 98.2)/2 ≈ 99.1。 判断:桥宽 = |x2 - x1| ≈ 98.2米,远大于8米。 结论:故船能安全通过。理由充分,逻辑链完整。 解完此题,他长舒一口气,信心大增。 “费曼学习方法”的威力在此刻得到完美验证——教别人的过程,就是最好的学习。 午休时间,林怀安没有继续啃书本。 他深知大脑需要休息。 他慢慢散步到操场边,看着远处绿树,进行眼部放松。 同时,在脑中复盘上午数学考试的过程,特别是压轴题的思路,巩固这种成功的解题体验。 对于英语,他再次默想作文的基本框架:开头(介绍学校)、正文(学习生活、课外活动)、结尾(感受展望),以及准备好的那几个“万能句式”。 下午二时三十分,英语考场。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,英语是比数学更令人头疼的科目。 林怀安也不例外,但他的策略非常明确:立足基础,稳中求进。 【第一部分:语法与词汇(40分)】 1. 单项选择题:考查基础语法,如动词时态、介词搭配、基本句型。 题目:I often _______ (go) to the library on Sundays. (林怀安思路):时间状语“on Sundays”表经常性动作,用一般现在时,主语I,动词用原形go。(答案:go) 题目:The book is _______ the table. (林怀安思路):表示“在桌子上”,用介词on。(答案:on) 2.完形填空: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短文。 他通读全文,把握大意,再根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逐一推断选项,遇到不确定的先标记。 【第二部分:阅读理解(30分)】 一篇介绍英国伦敦的短文。 他采用 “跳读法”先看问题,再“扫读法”回原文定位关键信息,避免逐字翻译耗时费力。 对于生词,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。 【第三部分:作文(30分)】 第(2/3)页